8月19日下午,2020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12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领导人以及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等多位领导亲临大会。大会授予中南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胡成平教授等全国80位专家“中国医师奖”。
“中国医师奖”是国务院审批的医师行业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旨在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弘扬抗疫精神,团结凝聚卫生健康力量,加强医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励广大医师牢记初心使命,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为夺取抗疫最终胜利注入信心、凝聚力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第12届“中国医师奖”共评选出80名获奖医师,是经由各省市地方医师协会等单位推荐的优秀医师代表,他们均来自临床一线。在长期的执业生涯中,他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忠于理想,爱岗敬业,服务患者,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奉献人民健康事业的壮美乐章。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主动请战、奔赴一线、不畏生死、救治生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此殊荣的胡成平教授坦言:“38年的临床工作能够得到同行和患者的认可,非常感动!也很感谢领导、同事、学生、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感恩于老师们的培养及团队同仁们的协助,从而不断解决医学难题。”她表示,对医学的热爱让我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有干事的激情、创业的豪情、敬业的痴情。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想当医生。
延伸阅读:
胡成平教授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首席专家、首届湘雅名医、一级主任医师。从医38年来一直工作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防治临床一线,主攻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并发症处理、支气管镜下多种介入治疗。在国内较早开展TBNA、EBUS-TBNA、内科胸腔镜、无痛和荧光支气管镜等检查,以及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腔内放疗和球囊探查加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顽固性气胸、经支气管镜下单向活瓣置入肺减容术治疗重度慢阻肺等一系列介入性支气管镜治疗技术。同时,从事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尤其是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对支气管哮喘神经源性炎症以及相关发病机制等研究在国内同领域中产生较大影响。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较深入研究。参加《中国肺癌防治指南》《气管、支气管结核诊疗指南》《诊断性科弯曲支气管镜应用指南》等28项全国指南及专家共识的制定与修订。先后参与国家973课题、863计划、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自然基金27项。发表学术论文354篇,其中SCI论文60篇,出版专著42部。曾荣获第九届中国呼吸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奖、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全国荣耀医者专科精英奖等荣誉。
在新冠肺炎、SARS、禽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胡成平教授均作为湖南省临床救治组长参与并指挥全省疫情控制,表现突出,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2017流行季H7N9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劳动模范及湖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记功)。
在省内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胡成平教授主要负责对重点地区、重点患者及重点工作进行巡查指导。她始终把控全局,制定问题的解决策略,全心全意扑在抗疫前线。同时,她还承担湖南省各个地级市新冠重症患者诊断救治的会诊工作。对于疫情期间省内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胡成平教授适度调整专家力量和医疗救治资源,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救治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湖南省病死率0.4%)。
今年5月,作为中国(湖南)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的胡成平教授奔赴津巴布韦和赤道几内亚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技术交流和指导工作,与非洲人民携手应对疫情,得到了世卫组织驻非代表、两国政府高层、各级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以及我驻外使馆、中资企业和华人华侨的高度评价。